谐谑中的真实——我所认识的普罗科菲耶夫及其作品收集

我所认识的普罗科菲耶夫

在苏联两位同等重量级的作曲家中,国内爱乐者对肖斯塔科维奇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要胜过普罗科菲耶夫。我曾与一位朋友聊起其中的缘由,他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相对来说比较现代,不像肖斯塔科维奇的那样容易接受,这一点我倒是完全可以理解。就个人的看法,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相对来说比较纯音乐化,就如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所做的那样,不太在作品中留下自己所经历事情的痕迹,因此也就很少给人以音乐之外的铺陈余地,不像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那样,可以从中找到大量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内容。然而,尽管音乐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求所有的音乐都以同样的方式去表现它,所以我们也就没必要让普罗科菲耶夫用肖斯塔科维奇的语调来说话。

事实上,在当时的苏联社会中,普罗科菲耶夫所受到的批判并不比肖斯塔科维奇少,例如他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其中的某些部分曾被指责为形式主义,作曲家因此被迫给苏联作曲家协会写了封公开信,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到妥协,几乎是人人都不可回避的,即使肖斯塔科维奇也不得不撤回排练中的《第四交响曲》,或者创作一些不痛不痒的电影音乐。公平地说,在同样社会环境中的两位作曲家,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与来自上层的压力进行着抗争,只不过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化的情感,而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个性化的形式。

不管怎样,俄罗斯音乐传统对普罗科菲耶夫的影响依旧是非常深刻的,他13岁时就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与里亚朵夫学习和声、对位,与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学习配器,这些奠定了他日后音乐创作的基础。然而普罗科菲耶夫不是一个固守传统的人,他与欧洲其他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他曾于1914年出访伦敦;1918年后又以独奏钢琴家的身份远赴纽约;1920年至1933年定居巴黎,并与佳吉列夫有过密切往来。他在欧洲的游历成就了他许多作品——特别是年轻时代作品中的先锋因素,这一点或许更多体现在他的奏鸣曲和协奏曲中。

不过,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他归类于传统类型的作曲家,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如此。例如,他27岁时创作完成的第一首交响曲《古典交响曲》再现了海顿精神;当他42岁回到国内后,又完成了深具俄罗斯音乐传统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写下了大量富于旋律性的电影配乐;他开始创作于1941年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也要比创作于1921年的歌剧《三桔爱》传统许多。而作为音乐教育作品的《彼得与狼》,在标题音乐的极致上超过了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个人觉得,过度的标题化所导致的过度具象化,有可能会在无形中限制人的想象力,所以就音乐教育而言,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应该说更胜一筹。

客观地说,普罗科菲耶夫应该是一位将俄罗斯民族风格与现代主义元素相融合的作曲家,他将传统的抒情气质与现代的不谐和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粗犷而冷峻的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听者所获得的是超越作曲家所在时代的声音,而不是对现实的临摹。就个人而言,我对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二人的作品同样喜爱,所收集的二人作品的数量基本相当,而在本文中,我将集中对自己所拥有的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与唱片做一个展示,以期通过这个过程,使本人与大家一同对普罗科菲耶夫有一些新的认知。

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的收集

我听的第一张普罗科菲耶夫的唱片,是杨松斯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的《第五交响曲》现场版,那时还不知道这首交响曲曾受到过批判,所以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刻意成分,只是觉得演奏得出色极了,听着特别过瘾。这首交响曲是一部深沉之作,创作于1944年夏天,第二年1月13日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了在莫斯科的首演,当时刚好传来苏军在维斯杜拉河大捷的喜讯,音乐会是在举国欢腾的气氛中进行的。这首交响曲体现了深刻的民族性,被普罗科菲耶夫本人称为“一首述说人类伟大精神的交响曲”,并称“我把第五交响曲视作长期创作生涯的**”。

交响曲以一个“行板”乐章开始,实际上与传统的第一乐章的快板结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速度不同而已。它的第一主题宽广而起伏,第二主题精美温柔,在展开部逐渐达到壮丽的**,而**的顶峰恰好是再现部。第二乐章“明确的快板”是一个活泼的谐谑曲,以持续不断的弦乐开始,音乐棱角分明,时而欢笑轻松,时而冷嘲热讽。接下来的“柔板”总体上是抒情的,在轻柔脉动的弦乐伴奏上,引出单簧管吹奏的纤巧而蜿蜒的旋律,这是普罗科菲耶夫最迷人的篇章。最后的“谐谑的快板”首先是对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回忆,然后进入热闹非凡的末乐章的主题,单纯的愉悦油然生出一股跃动的力量,最后结束在令人兴奋的、如旋风般的**中。

初次接触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我便大量收集他的器乐作品,包括雅尔维指挥的交响曲全集,鲍里斯·贝尔曼和古蒂雷兹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全集,文格洛夫演奏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海菲茨演奏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的大提琴协奏曲、为大提琴和乐队而作的《交响协奏曲》、大提琴奏鸣曲,克莱默与阿格里奇合作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此时,我才听到了鼎鼎大名的《古典交响曲》,这部风趣而热情、融合了自然与巧思的作品,更增添了我对普罗科菲耶夫的喜爱。

在我看来,这首交响曲的作者一定是个童心未泯、心思单纯的人,普罗科菲耶夫自己的一些评论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在自传中说:“在我的认识中,海顿要是活到今天,他还会保留他自己的风格,尽管他也会接受一些新的东西。我要写的就是这样一部交响曲,一部古典风格的交响曲,当这一设想开始实施时,我就给它起名《古典交响曲》,理由有二:首先,它比较简单,其次,也是出于好玩儿,耍它一下。”结果,这首交响曲在首演之日便获得异口同声的赞赏,随后便作为一部公认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刚一奏响,海顿式“快板”的特别纯粹的欢乐便喷涌而出,它不仅是对古典风格的模仿,还带着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所特有的一种谐谑姿态,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海顿在许多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第二乐章我特别喜爱,尤其是在弦乐器轻轻摇摆的伴奏上,由第一小提琴划出的那道优美而庄重的旋律线。这一乐章的表情标记是“宽广的”。第三乐章是一个加沃特舞曲,普罗科菲耶夫把这种古老的舞曲俄罗斯化了,它非常短小,并在渐弱后突然终止,就像消失在空气中一样。紧接着便开始了辉煌的末乐章“十分活泼的”,整个乐章锋芒毕露,始终保持着持续不懈的动力,直至全曲结束。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五首钢琴协奏曲中,公认最杰出的一首是大型炫技性的《C大调第三协奏曲》,完成时间与歌剧《三桔爱》的创作时间差不多,都在1921年,当时身居巴黎的作曲家,正处于创作风格最先锋的时期。第二年12月的首演由普罗科菲耶夫亲自演奏钢琴,弗雷德里克·斯托克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套钢琴协奏曲全集,我还专门收集了一张普罗科菲耶夫自弹这首协奏曲的唱片,1932年录制于伦敦,由皮埃尔·科波拉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协奏,这张唱片自然成为一个标准的范本。

普罗科菲耶夫对这首协奏曲的每一乐章都有十分详细的分析,尽管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可能过于专业了,但里面却含有很多有趣的成分。第一乐章“行板——快板”,以短小的引子悄悄地开始,一支无伴奏的单簧管吹奏出一个宁静的主题,小提琴继续了几个小节,立刻便转入了“快板”。疾速的弦乐引出钢琴演奏的生动活泼的正主题,用曲作者的话说,钢琴与乐队之间形成宛如各抒己见的热烈讨论。一个由钢琴独自弹奏的幻想性的旋律,引出双簧管在拨奏弦乐伴奏下吹出的表情更加丰富的第二主题,钢琴随后对此加以展开,直至一个华丽的段落,在**处,速度回到“行板”,这时乐队以最强音奏出第一主题,而钢琴的加入使主题变得波澜壮阔。速度再次回到“快板”后,主要主题和第一主题得到了更加辉煌的展开,乐章最后结束在激动的渐强上。第二乐章“主题与变奏”,包括一个主题和五个变奏,主题由乐队以“小行板”速度演奏。第一变奏,钢琴的弹奏略带伤感情调,最后化作一连串颤音;第二和第三变奏,速度变成“快板”,钢琴的弹奏辉煌灿烂,乐队的演奏此起彼伏;第四变奏,又回到“行板”速度,钢琴与乐队安详沉思地交流对答;第五变奏,速度为“适当的快板”,这一最后的变奏散发出充沛的精力和热烈的情绪。第三乐章“不过分的快板”,普罗科菲耶夫的解说十分风趣,让人想到了一场大辩论:“末乐章以大管及弦乐拨奏的顿音主题开始,并被钢琴的粗暴进入打断。但乐队坚持开始的主题,双方争执不下,在调性问题上分歧迭起。最后,钢琴接过第一主题,将它推到**。……一个交替主题以减弱的音量和减缓的速度出现在木管乐器上;钢琴以一个更加符合全曲的泼辣幽默的主题相应答,这一主题展开后,以辉煌的尾声结束。”

在对两首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的选择上,我也有自己的一番理由。完成于1917年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年青时代创作的一部有着丰富表现力的作品,而文格洛夫作为年青一代小提琴演奏家,对于近现代作品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胜过老一辈演奏家,再加上罗斯特洛波维奇担任乐队指挥,因此这首协奏曲我选择了文格洛夫演奏的版本。完成于1935年的《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回国后创作的,由于受到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具有更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而海菲茨是一位老一代的小提琴大师,同时他的演奏风格相对理性化,所以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演奏的这首协奏曲一定会很棒。听过他们二人的演奏后,我认为我的选择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刚刚问世时并未获得好评,它被认为不够“创新”,有人甚至认为它有“门德尔松曲风”的痕迹,直到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西盖蒂演奏之后,才获得应有的声誉。这首协奏曲尽管简单明了,但却有着绝妙的抒情风格,曾有评论这样说:“它具有一种表现力丰富的特质,它生来就有浪漫的气息,然而却没有刻意营造浪漫主义的斧凿痕迹。这个特色与普罗科菲耶夫这个人的童话般的虚幻特质有很大联系。”第一乐章“小行板”。在暗含秋意肃杀的背景上,小提琴独奏如梦呓般吟唱出温柔的主题旋律——作曲家在这里特别强调:“绝不允许拖沓,必须是小行板,而不是行板”;随后的第二主题充满了活泼的小小跳跃和颤音,一个大休止之后是展开部,两个主题被歪曲、分割和组合;结束的段落速度很慢,有种虚无缥缈之感。第二乐章“谐谑曲:十分活泼的”,一个精灵式的乐章。小提琴演奏出的一个盘旋着的旋律扶摇而上,另一个强劲有力的旋律两次将它打断,并以突然迸发而出的光彩结束整个乐章。第三乐章“适中的”,又回到第一乐章的温柔的抒情性中,小提琴演奏出一个悠闲而飘忽的主题旋律,并与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巧妙结合,最后结束于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的精美颤音中。

相比之下,《G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就要幸运得多了,刚一诞生便受到人们的赏识。这首协奏曲笔触细腻,有着丰富的抒情性、自然流露的多种情感,以及小提琴与管弦乐队之间的细致平衡。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比起《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更令人舒畅,因此不论在苏联国内还是在西方,它都大受欢迎。第一乐章“稳重的快板”。阴沉得有些肃穆的第一主题,在乐章开始便由独奏小提琴以无伴奏的方式奏出,这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旋律,随后其他乐器接过这一旋律,并引出旋律蜿蜒诱人的第二主题,在乐章展开的过程中,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第二乐章为表情标记“Andante assai”的行板,一个歌唱性极强的乐章。在弦乐的轻巧拨奏和两支单簧管的灵巧伴奏下,独奏小提琴一句句地奏出悠长的乐句,宛如慵懒的小夜曲一般,它随后丰富地展开,最后再次出现轻巧的拨弦,并在沉静中结束整个乐章。第三乐章“适当的显著的快板”。朝气蓬勃的舞曲节奏贯穿整个乐章,随着节奏越来越猛烈,最后在喧闹中结束全曲。

我收集的普罗科菲耶夫的三首大提琴作品,是13张一套的“罗斯特洛波维奇:1950—1974俄罗斯之年”中的第三张。《大提琴协奏曲》和《交响协奏曲》是题献给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前者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莫斯科广播电视交响乐团协奏,由里赫特演奏钢琴。后者不知何故由相隔八年的两个录音拼在一起,分别由两位指挥家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协奏,第一乐章录制于1972年,由古斯曼指挥,第二和第三乐章录制于1964年,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

在三首大提琴作品中,我最喜爱《大提琴协奏曲》,它创作于1934年,是普罗科菲耶夫总结巴黎生活的一系列作品中的一首,在创作上较具冒险精神,然而这首作品后来却很少被演奏。第一乐章“激动的行板——华彩段”。伴随着定音鼓的几声轻击,在乐队朦胧的伴奏背景中,大提琴演奏出一支阴郁的旋律,随着它的展开和发展,逐渐产生出激动的情绪,直至引发出乐队爆发式的强奏;大提琴的华彩乐段具有狂想的性质,整个乐章最后以乐队的几记强击作为结束。第二乐章“行板”,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最感人肺腑的乐章之一。大提琴演奏出一个绵长悱恻的旋律,它起伏徘徊,萦绕不去,乐队始终都在一旁若有若无地为大提琴做着伴奏;特别是乐章将要结束的那一段,大提琴以弱音拉奏,背景上是弦乐器的轻轻拨奏,所产生出的美妙效果直抵心灵的最深处。第三乐章“小快板”,一个短小而变化多端的乐章。由仿佛从远处飘至的弦乐引出一个舞蹈的节奏,大管伴随这节奏吹出一支低沉的旋律,独奏大提琴随之接过这一旋律,棱角分明地、粗涩地加以演奏;一个速度迅疾的段落过后,大提琴演奏出一支温情脉脉的旋律,双簧管随声应和,紧接着是一阵弦乐器的拨弦,乐队热情地重复了这一旋律,并在随后很短的时间里,进行了多姿多彩的发展变化,最后干脆利落地结束全曲。

两首小提琴奏鸣曲我选择克莱默与阿格里奇合作演奏的版本,首先是出于对克莱默的信任,因为从J.S.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到古拜杜丽娜的《奉献》,他的演奏都非常出色和完美,所以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乐曲就应该更不在话下了。而且我也相信,他对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现代因素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胜过俄罗斯老一代演奏家。同时,阿格里奇个性张扬的演奏风格,也与普罗科菲耶夫音乐中的特性是相通的。

在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中,《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是应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之邀,根据作曲家本人的长笛奏鸣曲改编的。因此可以说普罗科菲耶夫原创的小提琴奏鸣曲只有一首,即《F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

《F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是一部技巧艰深的作品,于1938年着手创作,到1945年才最终完成,中间横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一部难以语言描述的作品,整体上具有一种闪着寒光的冷艳色调,小提琴和钢琴处于平等地位上,二者的演奏始终给人以变幻不定的感觉。第一乐章的表情标记又是“Andante assai”,钢琴阴沉的弹奏引出小提琴冰冷的拉奏,这是个令人难忘的开端,而音乐接下来的发展始终让人难以判断情归何处;在乐章的最后,有两种效果迷人的演奏形式交替出现:伴随钢琴弹奏出的钟声般的音响,小提琴以极轻力度演奏的颤音与之相缠绕,和在钢琴低沉弹奏的背景之上,小提琴以拨奏的方式发出相对清脆的声音。第二乐章“粗暴的快板”,以两件乐器生硬而机械的演奏闯出,之后音乐的发展就如同一个万花筒,有些令人目不暇接,其间小提琴竟然衍生出一些貌似很富于情感的旋律,但却又立刻让人生疑:“这不会是玩笑吧?”第三乐章“行板”,一个异常迷人的乐章。钢琴极轻地弹奏出宛如夜空中萤火般的旋律,小提琴紧接着也以极轻的力度拉奏同样的旋律,钢琴同时以几声清亮的敲击作为回应;小提琴很快又进入到一个夜歌般的旋律中,钢琴在背景上营造出闪闪发光的效果;之后,音乐随着一个不断重复的旋律逐渐变化而向前发展;在乐章的最后,间或出现了小提琴短促的演奏与钢琴钟鸣般的弹奏,然后小提琴微弱的颤音与钢琴低沉的音响将整个乐章引向结束。第四乐章“快乐地——Andante assai,come prima”,是一个特别具有现代感的乐章。它在两件乐器之间形成了一连串奇妙的、纯粹的音响,首先是小提琴和钢琴喧闹的合奏敲开了乐章的大门,紧接着是小提琴快乐的拨奏,伴随着钢琴跳跃般的弹奏;又一阵喧闹过后,是一个慢速并以较轻力度演奏的段落,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不久,小提琴拨奏如同由远而近一般,很快发展为快速拨奏,钢琴的急速弹奏与之相对应,小提琴时而拉奏,时而拨奏,钢琴时而以清澈的高音弹奏,时而以撞击的低音弹奏;在乐章的最后,音乐突然减弱,就像第一乐章中那样,小提琴以极轻的力度演奏出颤音与钢琴的演奏相缠绕,然后以小提琴演奏的一个黯然伤神的旋律静悄悄地结束全曲。

钢琴独奏作品和歌剧的收集

随着对普罗科菲耶夫了解的增加,我希望能听到他更多的作品,于是便收集了由鲍里斯·贝尔曼演奏的九张(套)普罗科菲耶夫钢琴独奏作品全集,其中包括了全部钢琴奏鸣曲,和未完成的《第十钢琴奏鸣曲》片断。同时收集到的还有罗斯特洛波维奇指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法国广播合唱团录制的歌剧《战争与和平》,演唱女主人公的女高音是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夫人维什涅夫丝卡娅。普罗科菲耶夫另一著名歌剧《三桔爱》是最近几年才收集到的,是由杰吉耶夫指挥基洛夫乐团与合唱团在阿姆斯特丹现场录音的;后来我还买到一张由日裔美国指挥家长野健(Kent Nagano)指挥里昂歌剧院演出这部剧的DVD,这位指挥家以诠释近现代作品而闻名,他指挥的这版《三桔爱》,强调了作品本身的现代因素。说来也许会令很多人感到吃惊,芭蕾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最后才收集到的一部作品,当然是马泽尔指挥克里夫兰交响乐团的那个版本,只不过是再版的小双张。电影配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虽然收了一张,但由于很少听,所以不知道被我塞到哪里去了,早些年看过这部电影的LD——这里说句“大不敬”的话,不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实在是太“傻”了,以致后来对它的配乐始终没有兴趣。

鲍里斯·贝尔曼是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位当代钢琴家,他出生在莫斯科,曾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著名钢琴家奥伯林学习,毕业时就已经相当出名。他早年曾以独奏家身份与莫斯科爱乐乐团和莫斯科室内乐团有过合作,1973年时离开苏联移居以色列,并在那里开始了演奏家的生涯。由于早年所受的教育和曾经所处的环境,鲍里斯·贝尔曼对于像普罗科菲耶夫这样的苏联作曲家的作品能够精准地把握到特质,这也是为什么我收集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全部钢琴独奏作品的最根本原因。

在《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之前,普罗科菲耶夫已经创作了六首奏鸣曲,但都是学生时代的习作,而第1、3、4号钢琴奏鸣曲,就是根据其中三首改作的。创作于1912年的《D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年轻时代最具个性的一首奏鸣曲,其中的第一乐章“不过分的快板”和第三乐章“行板”还留有晚期浪漫主义的印记,会令人想到斯克里亚宾;而第二乐章“谐谑曲:显著的快板”和末乐章“活泼的”则带有典型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乐章各自的谐谑性主题上。

1923年,居住在巴黎的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了《C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这是一首相当有魅力的作品,尽管风格驳杂,但古典脉络随处可见,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精心营造的朴拙,以及田园式的典雅”。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普罗科菲耶夫在去世前对它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对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和结尾做了全面删订,对第三乐章的快速音群做了变更,同时简化了全乐章的技法,最后以新的作品编号重新发表,不过就基本风格而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第一乐章“沉静的快板”,表现出含蓄清纯的气息,歌唱性的第一主题没有激烈的变化,直到第二主题在发展部呈现时,音乐才变得略强有力。第二乐章“小行板”,含有20世纪20年代所特有的表现主义倾向,音乐听起来呆板机械。第三乐章为表情标记“Un poco allegretto”的小快板,是一个轻妙而富于生命力的乐章,它最初给人以俏皮机敏的感觉,听起来就像普罗科菲耶夫式的谐谑曲的变种,随着演奏力度逐渐增强,音乐的表情越发强烈,最后在衍生出的托卡塔曲风的持续弹奏中结束全曲。

接下来的第6、7、8号三首钢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的顶峰之作,全部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战争奏鸣曲”。《A大调第六钢琴奏鸣曲》是作者最大胆的器乐作品之一,然而刚问世就遭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否定,直到第7号钢琴奏鸣曲完成并广受好评,仍未使其不济的命运得到改善。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适中的快板”在锐利的节奏中开始,快速而野性的第一主题与单纯而抒情的第二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主题在发展部交缠着达到激烈的**;再现部是两个主题的极度浓缩,并在庄重的表情上达到顶点。第二乐章“小行板”采用了舞曲的节奏,总体上爽快清新,但并非旋律性的轻快舞曲。第三乐章“极缓慢的圆舞曲速度”是一个自然而非多变的乐章,给人以宽广辽阔之感,所含有的非常抒情性的、忧愁与甘美参半的个性化旋律,体现了俄罗斯音乐传统的精髓。第四乐章“活泼的”急速而富于节奏感,显现出可亲的谐谑特点,第一主题颇具个性,第二主题简单明了,有力的和不安的中间部令人印象深刻;在进入激烈的**后,以狠命奏出的最强音结束全曲。

《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命运与第6号钢琴奏鸣曲恰恰相反,一诞生便在各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作品最突出的特色是中间的“热情的行板”所展示的“曼妙如歌的主题”,与首尾两个快板乐章的“莽撞而摄人的力量”之间的截然对比。尤其是急速行进的末乐章,“将矫情与病态一扫而空,或许这是以其动感的钢琴风格而闻名的作曲家所写过的最富动感的作品了”。第一乐章“不安的快板”结构复杂完美,由七个片断的动机所组成,各动机之间相互牵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同构成整体的强韧的筋骨;乐曲几乎是以无调性手法写成的,琴声在尖锐的节奏中释放出强烈的不谐和音,冰冷而充满速度感,给听者带来一股压倒性的迫力。第二乐章“热情的行板”优美而厚重,洋溢着浪漫气息,主题舒畅美妙,**绚烂激烈,当**徐徐滑落的时刻,琴声宛如远处传来的悠扬柔美的钟声,随后以开始主题的再现结束整个乐章。第三乐章“急速行进的”自始至终都是猛烈而急促的,直线上升的兴奋,令人眩晕的速度,构成了乐章的唯一;技巧最难的最后部分,以排山倒海的强音将全曲引向灿烂的终结,不断上涨的亢奋达到了顶点。

作为“战争奏鸣曲”最后一首的《降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比前两首晚四年完成,原先的那种猛烈和冷酷无情趋于弛缓,转而变得较为平和与抒情,简洁的曲风显露出普罗科菲耶夫晚年音乐的特点。第一乐章以“温柔的行板”开始,错落有致的旋律线,散发着幽静的抒情性,并或多或少带出点儿寂寥的味道;在前两个主题之后,第三主题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发展部的速度转为“适中的快板”,乐曲经过漫长的发展后,再次回到“温柔的行板”,随后的一段激烈的“快板”,引出令整个乐章结束的低沉的琴声。第二乐章“梦幻的行板”,宁静而恬淡,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它听起来就像是一首间奏曲。第三乐章“活泼的”,第一和第二主题尽管含有普罗科菲耶夫所特有的速度感,但并无过分激烈之处;很长的中间部以谐谑风格开始,最后在快速尖锐的演奏中达到耀眼的**。

“舒缓、安静、澄澈”的《C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完成于1947年秋天,它是题献给钢琴家里赫特的。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重新树立了调性,使用了简洁的作曲技法,主题是平易近人的大众歌曲风格,不过其中也尝试了新的手法,即各乐章的尾奏预示了下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再于末乐章回溯,以此使全曲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里赫特曾回忆道:“的确,此曲乍看之下似乎相当简单,我心里甚至有点儿失望。”而当他第一次演奏之后,看法完全改变了,他称赞道:“这首曲子光华四射,简单而亲切。……愈是听它,愈是喜爱它,也愈是感到它的魅力。它似乎愈变愈完美。我非常喜欢它。”作品第一乐章“小快板”的第一主题即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会让人联想起俄罗斯东正教的圣歌,隐含着极其真挚的情感;第二主题依旧甜美迷人,第二乐章主题浮现之后,本乐章静静地结束。第二乐章是一首不到三分钟长度的短曲,以“喧闹的快板”开始,是一种谐谑曲形式,音乐表面上给人以闪烁和跃动的感觉,中间的“小行板”谐和宁静,然后是“庄重的快板”,第三乐章主题呈现之后,结束于静寂之中。第三乐章“平静的行板”,近似斯拉夫民歌中的“杜姆卡”形式,一个古老而怀旧的曲调散发出沉静而安详的气息,它与另一个激烈的旋律交互呈现,琴声中时而流露出钟鸣一般的叩击,尾奏是第四乐章主题的改编,结束时情绪十分低沉。第四乐章“不太急的活泼的快板”,主题充满活力并略带进行曲风格,并在一段如流水般的弹奏之后,轻轻再现了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就像前三个乐章那样,最后的结束仍然是十分宁静的。

通过前面所介绍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点:他的每部作品中都具有不加任何掩饰的甚至夸张的谐谑性成分,这大概已经成为这位作曲家的一个标志了。而他的那些充斥了冷嘲热讽的音乐,不但不是悲剧性的,反而还充满了乐天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他自己的理性精神。普罗科菲耶夫终其一生都像孩子般单纯,这便在自然而然之间成就了他音乐中的率真;而他最大的缺点是对别人不宽容,甚至时常加以嘲弄,但当别人对他提出异议时,他又缺乏接受的雅量,这使得他无法与别人保持友好的关系。早在巴黎的时候,普罗科菲耶夫就指责过斯特拉文斯基被“假巴赫风”吹昏了头,还对“六人团”心怀鄙夷之情,因此肖斯塔科维奇曾评论说:“他是个难以相处的人,对于自己和自己的音乐以外的事物,他似乎都不感兴趣。”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完美的人,用他那从未改变的童心,创造了音乐中最完美的谐谑;而他最后的“谐谑”是他的死。1953年3月5日晚上9点左右,普罗科菲耶夫过世,又过了大约50分钟,斯大林“驾崩”。随即莫斯科街道便被封锁,交通陷于停滞状态,从寓所中移出普罗科菲耶夫的灵柩颇费了一番周折,花店里的花也已全部被用于领袖的葬礼,所以作曲家的棺木上没有一朵花。最后的告别仪式是在一个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举行的,当时在场的除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家人,只有几位刚好住在附近、能穿过重重警察关卡的友人。

普罗科菲耶夫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吧,下面我特别想讲一讲关于三个桔子的故事,也就是作曲家所有歌剧中我最喜爱的那部《三桔爱》。它是一部有趣的童话题材的歌剧,却充满了带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象征性内容,音乐极富于现代感,情节的展开机敏自如。尽管此剧结构上并非尽善尽美,然而作曲家大胆地依照主题的性质设计适当的戏剧形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剧中的唱段都以宣叙方式唱出,其中的大部分由于与舞台动作和演员即兴插入的动作紧密结合,所以无法脱离舞台而独立存在。作曲家曾将剧中的音乐选择了六首改编成管弦乐组曲:“丑角”、“地狱场景”、“进行曲”、“谐谑曲”、“王子与公主”、“逃遁”。不过要想过瘾的话,还是得听全剧。关于剧中的唱词是否另有深层含意,普罗科菲耶夫始终这样回答:“我花这么多工夫,无非是想写一部有趣的歌剧而已。”——对于这位作曲家来说,答案往往就这么简单。

《三桔爱》由序幕和四幕十场构成,在谐谑的序幕中,悲剧派、快乐派、抒情派之间争执不下,他们各自嚷着“要悲剧!”、“要喜剧!”、“要浪漫的抒情剧!”、“要丑角戏!”——这样的争执还穿插在随后的每一幕里,然后十个丑角出现,宣布上演一部稀奇的戏剧:“三桔爱”。紧接着,伴着有气无力的号角,一个传令官到来,庄严地传达这样的信息:黑梅花国的国王图列夫的王子患了忧郁症。

第一幕:国王的居室,悲伤的音乐响起。因无法医治王子的忧郁症,医生遭到国王的责骂,现在只有笑才能消除王子的顽疾。国王的丑角潘塔隆找来弄臣特鲁法尔季诺,让他准备使王子发笑的宴会,对王位垂涎已久的大臣莱安德罗对这件事的态度不冷不热。阴森可怕的音乐引出黑暗的地狱场景,国王的保护者、巫师奇利奥与莱安德罗的保护者、魔女弗阿塔·莫尔加娜玩扑克打赌,看胜利属于国王还是莱安德罗,最后莫尔加娜获胜。莱安德罗一个人在国王的居室里闷闷不乐,这时国王的侄女克拉丽萨来到,对他说一旦王子死去,自己就是王位继承人,到时将与他结婚,使他成为国王,并让他赶紧干掉王子。这时女黑人斯梅拉尔迪娜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对他俩说一切都不成问题。

第二幕:王子的寝室,在谐谑的音乐中,特鲁法尔季诺前来探望王子,而王子则不停地呻吟,二人的二重唱之后,传来众所周知的那首颇具现代感的、愉快而泼辣的进行曲,并在稍后换场时演奏了全曲。下一个场景转为王宫外的庭园,王子与国王、克拉丽萨在阳台上,特鲁法尔季诺命令演出开始,但是任何逗乐的节目都无法博得王子一笑。这时莫尔加娜蹒跚而来,特鲁法尔季诺想将她推开,不想她一只脚抬得高高地摔在地上,王子见了突然大笑,正当大家如释重负时,莫尔加娜向他发出诅咒,让他爱上了三个桔子。王子不停地喊着“三个桔子”,并准备出发去克雷翁塔的城堡去寻找三个桔子,特鲁法尔季诺随他踏上了旅途。

第三幕:沙漠中,飘过神秘的音乐,奇利奥正在与恶魔法尔法雷洛谈论三个桔子的事,王子一行正好与之相遇,奇利奥警告说城堡里有个可怕的女厨子,并送给他一条美丽的缎带,用来引开她的注意力。一段谐谑曲引出下一个场景,克雷翁塔的城堡的宫殿。令人恐怖的景象与王子和特鲁法尔季诺的紧张情绪,都通过音乐巧妙地加以表现。女厨子发现了他们,便抡起大匙子追杀,但被突然出现的缎带所吸引,王子趁机溜到厨房拿到了桔子。——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那个身材硕壮的女厨子的演唱者使用了非常低的男低音,按照现在的话说,实在是太“搞怪”了。然后又是一段谐谑曲,场景回到沙漠里,两人拿着三个大桔子疲惫之极,王子睡着了,口渴的特鲁法尔季诺切开了一个桔子,里面蹦出莉内塔公主,她请求给她水喝,特鲁法尔季诺慌忙又切开另一个桔子,蹦出来的是妮柯莱塔公主,她也喊着要水喝,结果两个人先后都渴死了。王子醒来后,用剑切开最后一个桔子,里面蹦出妮内塔公主,王子立刻爱上了她,热情地向她求爱,并给了她水喝,于是妮内塔得救了。王子赶紧去给公主找衣服,莫尔加娜和斯梅拉尔迪娜突然出现,后者用妖术将妮内塔变成一只老鼠。待到王子回来,他只见到了女黑人,然而他又不能破坏誓约,所以只好将她带了回去。

第四幕:神秘的幕布前,伴随着粗野的音乐,奇利奥与莫尔加娜上场,相互指责对方的所为;一群丑角将莫尔加娜关进塔里,并命令奇利奥去解救王子。在王宫的明亮宽敞的大厅里,国王、王子、斯梅拉尔迪娜等人随着进行曲走来,人们拉开宝座的帐幕,发现一只大老鼠坐在公主的宝座上,众人大惊失色。这时奇利奥闯了进来,对着老鼠拼命念起咒语,随着定音鼓的连续敲击,老鼠变成了美丽的妮内塔公主。最后,伴着谐谑的音乐,弗阿塔·莫尔加娜带着斯梅拉尔迪娜、莱安德罗、克拉丽萨逃到地下消失无踪,全剧在祝福王子和公主的貌似庄重的合唱中落幕。

可爱的童话故事讲完了,我的文章也该结束了。此刻我想到伊利亚·爱伦堡在普罗科菲耶夫过世后所写的赞词中的一句话:“他去世时的心灵仍然年轻,不曾妥协,到最后仍然忠于自我。他是个伟人……”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